一季度,河南能源完成营业收入3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0.1%,同比增长26.2%;实现盈利21.16亿元,完成省政府国资委下达的年度计划的30.2%,同比增长40%,首季实现高质量开门红。
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健全监管台账,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电煤供应保障水平。双方回顾了近年来金融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基础设施等工作情况,并就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供应格局优化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双方回顾了近年来金融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基础设施等工作情况,并就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供应格局优化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健全监管台账,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电煤供应保障水平。国家发改委运行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一部进行工作交流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一部进行工作交流,双方就金融支持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座谈。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组织召开电煤保供形势座谈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会同国家电网、国铁集团组织部分中央电力企业召开电煤保供形势座谈会,研究分析今年前两个月电煤供耗存形势和下步走势,了解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及履约情况近期南方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转好,四川、云南西部也略有改善,关注后续水位提升情况,水电预计将有所好转,风电对火电冲击在今年也较为明显。
水泥、化工等非电需求近期也稍显平淡。目前沿海淡季特征明显,火电负荷后期或进一步下降,终端日耗同比基本持平。一是电煤处于消费淡季。
受经济复苏趋缓影响,近期工业品出货明显转弱,价格跌多涨少,企业利润收缩下开工率提升乏力,因此多维持刚性采购,提高煤炭库存的意愿偏低。本周以来,南方地区降雨量有所增加,但是主要出现在江南、华南等地,水电大省云南旱情依旧严峻。据测算,目前5500大卡进口动力煤到岸价在1030元/吨左右,与国内煤价基本持平。短期来看,由于印尼斋月影响,进口煤市场供给不会大幅增加,外矿报价下行的意愿不高,因此进口煤的性价比仍将持续走低,对国内煤市的冲击趋缓。
煤炭汽运市场也因需求减少而呈现运力过剩局面,汽运价格明显下跌,陕蒙长途煤炭运费已较3月初跌超10%。综合来看,在供需宽松和看空预期下,短期动力煤市场仍将承压,但是在进口煤性价比收缩,叠加水电表现低迷下,局部性、结构性的采购需求也有望释放,因此预计动力煤价格将在击穿1000元/吨大关后再次进入僵持阶段。

据CCTD监测:目前北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1025元/吨左右,较4月初下跌60元/吨,跌幅5.5%。而受来水偏枯影响,三峡水库的出入库流量仍处于近五年的低位水平监测数据显示,进入4月后,受国内煤价加速下跌和消费偏淡影响,进口煤招标数量和价格均较前期出现下跌。煤炭汽运市场也因需求减少而呈现运力过剩局面,汽运价格明显下跌,陕蒙长途煤炭运费已较3月初跌超10%。
随着火电企业陆续开展检修,近期电煤消费稳中有降,叠加长协煤兑现良好,整体库存上升明显。特别是上周末以来,随着大企业打破连续几周的持稳局面,市场看空情绪明显升温,价格下跌明显加速。CCTD数据显示,沿海样本终端库存已经升至3100万吨以上,高于近几年同期水平。受经济复苏趋缓影响,近期工业品出货明显转弱,价格跌多涨少,企业利润收缩下开工率提升乏力,因此多维持刚性采购,提高煤炭库存的意愿偏低。
短期来看,由于印尼斋月影响,进口煤市场供给不会大幅增加,外矿报价下行的意愿不高,因此进口煤的性价比仍将持续走低,对国内煤市的冲击趋缓。利空因素主导市场,各环节煤炭需求表现低迷。

据CCTD监测:目前北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1025元/吨左右,较4月初下跌60元/吨,跌幅5.5%。本周以来,南方地区降雨量有所增加,但是主要出现在江南、华南等地,水电大省云南旱情依旧严峻。
截至2022年底,云南水电装机量8112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量的1/5,全国排前10位的水电站,云南有7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内贸煤价格快速下跌,近期进口煤性价比持续收缩。另外,近期水电出力依旧偏低。截至4月11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综合指数报收于825.61点,较前期高点下跌7.2%。从需求风向标煤炭运费来看,近期也在持续下跌。二是非电用煤需求不振。
三是中间环节库存高企。而受来水偏枯影响,三峡水库的出入库流量仍处于近五年的低位水平。
一是电煤处于消费淡季。截至4月11日,环渤海主要港口煤炭库存达到2798万吨,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部分港口甚至面临疏港压力,承接煤炭能力转弱。
随着价格加速下跌,煤炭贸易风险明显增加,贸易商观望情绪较浓,囤煤意愿明显减弱。综合来看,在供需宽松和看空预期下,短期动力煤市场仍将承压,但是在进口煤性价比收缩,叠加水电表现低迷下,局部性、结构性的采购需求也有望释放,因此预计动力煤价格将在击穿1000元/吨大关后再次进入僵持阶段。
3月中旬以来,在需求持续不及预期、高库存以及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因素的压制下,动力煤价格重心持续下移。四是贸易投机需求低迷。据测算,目前5500大卡进口动力煤到岸价在1030元/吨左右,与国内煤价基本持平当然,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有很大关系,但近一亿吨的进口量仍然创下了历年来同期的新高。
本周,天气回暖叠加部分电厂机组进入检修期,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回落至163万吨,库存继续处于中高位水平,整体补库压力较小。上周末,大集团下调外购价,打破了长达一个月的环渤海港口市场的僵持局面,部分看不到希望的贸易商开始赔本甩卖,引发煤价跌幅扩大。
本月20日左右,电厂机组检修结束后,采购需求将有所释放。今年情况不一样,虽然各煤炭出口国在季节、恶劣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供应量受到一定影响,但包括印尼、蒙古、俄罗斯等国均致力于增加煤炭出口渠道。
虽然印尼斋月对煤炭出口存在一定影响,但澳洲煤强势进入国内市场;一季度,我国进口煤约达到一亿吨,强势补充了沿海地区库存。受煤价趋势不明朗、供暖停止、电厂机组检修以及库存高等因素影响,终端采购热情再度下降,新增货盘日渐减少,煤价高位回落。
尽管一季度,我国沿海地区煤炭需求也在增加,但浩吉线的增量;叠加国际能源价格渐趋平稳,进口煤大增,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沿海地区库存,也压制了市场复苏步伐,遏制了国内煤价的反弹。去年一季度之所以进口偏低,主要原因在国际方面,包括印尼的限制出口措施,俄乌冲突以及对俄制裁,造成能源价格飙涨等原因,促使欧洲国家对煤炭需求增加,国际煤价飙升等。同时,非电终端整体需求也较差,化工、水泥等非电行业按需采购,并压价还盘。且澳煤开始重新登陆中国市场,澳煤的特点是高热值、低硫、低灰、便宜,恰恰补充了国内市场高卡煤不足这一缺口,造成国内电厂补充及时,北方港口煤炭积压。
但市场也有利好因素,大秦线进入长达一个月的天窗期,叠加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多项经济指标回升向好。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煤炭增加了整整一倍,增幅不小。
在长协保供、进口煤恶补的情况下,终端观望情绪占据主导,市场补库需求释放有限。如果国际煤价跟随中国煤价下跌的话,北港煤价有可能在跌破千元/吨后,继续小幅下行。
不过正值大秦线检修期间,部分终端仍有需求,秦港下锚船开始增多,煤价深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另外,入汛后,西南、东南等地水电发力情况将有所好转,对火电形成压制,短期终端采购动力依旧不足。